醫界網編輯:曉莉 時間:2015-08-17 15:53:38 文章來源:搜狐網
據統計,至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產業將達到8萬億元的市場規模,其中,僅專業健康管理服務的市場規模,就高達3177.6億元。在如此巨大的蛋糕面前,BAT等互聯網巨頭們,早在幾年前就已開始布局健康醫療領域。與此同時,其他“互聯網+”創業者們,也紛紛斥重金側足。
馬云曾經感嘆,將來有望超過他的,一定是健康產業的弄潮兒。一如這位超級boss所推測的那樣,互聯網醫療一經出現,便以其遼闊無邊的可能性,撩動人們的無限期許。最近幾年里,隨著大眾對“精準醫療”、“個性化醫療”需求的不斷高漲,我國互聯網醫療,呈現出了爆炸式的發展態勢,O2O模式也成為了互聯網醫療的全新業態。順應市場的呼聲,以及政府的政策引導,深圳及時醫等一批互聯網醫療領域的后起之秀,率先進軍O2O深水區,這預示著我國互聯網醫療開始告別混戰模式,正式進入了真正的戰略部署與戰術攻堅并重的實戰階段。
互聯網醫療市場細分勢在必行
據統計,至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產業將達到8萬億元的市場規模,其中,僅專業健康管理服務的市場規模,就高達3177.6億元。在如此巨大的蛋糕面前,BAT等互聯網巨頭們,早在幾年前就已開始布局健康醫療領域。與此同時,其他“互聯網+”創業者們,也紛紛斥重金側足。
誠如“互聯網+”創業者們所見,傳統醫療體系可謂“渾身都是痛點”,諸如“看病難”、“看病貴”、“診后服務缺失”等,已然成為了我國最令人心塞的民生問題,而欲解此結,惟有借力互聯網。同時,由于互聯網醫療,最終還得用“醫療”說話,現有的互聯網巨頭們在其他領域所具備的天然優勢,對互聯網醫療領域卻無法形成難以突破的行業集中度,其他創業公司甚至可能后來居上。故此,對互聯網醫療市場的瓜分,注定將是一場群雄逐鹿式的血腥廝殺。
然而,時至今日,盡管也有少數幾家企業嘗到了些許甜頭,但整個互聯網醫療依舊處于一個“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局面,混戰模式開啟之初的種種“承諾”,其兌現期限似乎仍然遙遙無期,甚至引來了不少問難與質疑。深圳智享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李東林介紹說,目前我國所謂的互聯網醫療,普遍流于混戰,甚至本末倒置地將“互聯網”作為支撐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久久未能回落到“醫療”的實質層面,這對切實緩解我國醫患關系來說,頗有南轅北轍之嫌。
眼下,大家都熱衷于平臺建設,某些“平臺”也確實獲得了興旺的人氣。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平臺的用戶,與電商平臺、社交平臺上的用戶不同,他們的目的性更強,選擇也更趨理性,他們幾乎不可能為了閑逛而來,大多是因為確有亟需解決的“病患”,需要得到平臺的答疑或救助。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目前大多數互聯網醫療相關的平臺,其功能僅限于在線咨詢、預約掛號以及線下導流,這對于用戶的切身需求而言,無異于杯水車薪。也因為此,盡管不斷有令整個行業動容的巨額資金注入,大多數相關企業,卻仍舊艱難地徘徊于燒錢階段。
李東林稱,鑒于行業實質與現狀,互聯網醫療不能再盤桓于線上,目光必須開始向線下轉移,O2O的興起帶動市場細分,這將是毋庸置疑的趨勢所在。故此,新興企業要想盡快立足,在市場上分一杯羹,就不能再盲目跟風,而應重新評估自身所能掌握的資源,揚長避短,率先進軍互聯網醫療領域O2O深水區,努力打造自身的系統閉環。正是出于如是考慮,“及時醫”的團隊,才積極部署火速行動,推出了“及時醫”這一以“及時服務,尊享就醫”為服務宗旨的互聯網醫療產品,立足深圳,放眼全國,聯動本地優質醫療資源,切實解決人們的現實需求,向“看病難”、“診后服務缺失”等問題發起攻堅戰。
深圳“及時醫”:一種互聯網醫療的新嘗試
早在2010年,李東林與“及時醫”的核心成員,就創辦了深圳第一家就醫咨詢公司,一路走來,幾乎與互聯網醫療同進同退,可謂深圳地區互聯網醫療領域的先行者。李東林表示,“那時的創業,可以說是為后來創辦、打造深圳‘及時醫’這一品牌鋪路”。
2014年12月31日,深圳智享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福田中心正式宣布成立,很快,“及時醫”團隊就推出了“及時醫”這一熔鑄了他們對互聯網醫療全新思考的健康服務產品。李東林介紹說,與一般意義上的互聯網醫療所采取的立場不同,“及時醫”并不僅僅滿足于PC端或移動端,而是線上線下并重,打造自身服務體系的閉環,因此,“及時醫”是一款名副其實的O2O式的互聯網醫療產品。
一、完備的醫療健康檔案:為客戶提供貼心的健康管理
電子醫療健康檔案的建立和完善,可謂大勢所趨,一則可以為客戶的疾病預防、疾病風險評估、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管理做出專業、及時的數據檢測與反饋,二則也能為相關醫療機構的診療及研究等提供詳備、有效的數據支撐。
李東林稱,“及時醫”向所有客戶提供電子醫療健康檔案服務。從客戶購買相關健康套餐伊始,“及時醫”就會為客戶進行一次基礎、全面的健康問卷摸底,這份摸底數據,將作為客戶健康檔案的原始數據,在此基礎之上,依靠“及時醫”自身以及背后的醫療資源,為客戶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體檢方案,為客戶避免目前市面上標準化體檢中的非必要項目,讓客戶省時、省心又省錢。客戶就診后,“及時醫”將對客戶進行跟蹤服務,如體檢報告的中立且專業的解讀,診后健康管理建議與提醒、養生方案私人定制等。
二、打造醫療供需雙方的“后花園”,改善醫療生態系統
“及時醫”志不在于顛覆,而是要針對現有環境,專心服務好當下的醫療供需雙方,與之一起探索未來醫療的可能性,引導理想中的未來醫療生態系統的逐步實現。李東林表示:“只要我們的服務做得足夠好,我們就能成為醫療供需雙方的緩沖管道,不僅能夠更精準地匹配供需,還能對眼下供需雙方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予以實際疏導,這將成為我們與供需雙方達成戰略同盟的基礎。”
“及時醫”面向醫療需求方的普通大眾,并不僅限于提供諸如咨詢、掛號、預約、導診、等常見的功能性服務,而是更更專注于客戶體驗的提升。功能性服務,盡管能夠免去人們的部分時間成本與精力消耗,卻無法滿足人們對醫療體驗的更高需求。基于自身優質的醫療資源,“及時醫”的服務,就是要給客戶營造更高層次的醫療環境,不僅解決他們就醫的剛需,更讓就醫變成一種難得的享受。
面向醫療供給方,“及時醫”同樣能夠提供從功能性到個性化的服務。為醫療機構、醫生導入所謂“高質量”的客戶資源,也即實現供需精準匹配等,只是“及時醫”諸多功能性服務中的一部分,針對醫療機構乃至醫生,“及時醫”擁有一整套個性化的服務模式,能夠滿足醫療供給方的不同層面的需求。比如,對于醫生個人而言,通過“及時醫”,他不僅能夠迅速找到符合自己專長的客戶,獲得更多的患者信息反饋與健康數據支撐,同時,也更易于樹立、沉淀自己的個人品牌,在“及時醫”的服務支持下,醫生甚至能夠迅速獲取大批私人客戶群體,成立自己的個人工作室。
李東林介紹說,一些常見的功能性服務,其實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可能是限于自身資源,多數互聯網醫療企業,并未能夠很好地將這些服務做到實處,更多的只是在“講故事”,這也是目前互聯網醫療整體上并未顯著改善我國醫療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時醫”團隊本身就是一個專業的醫療團隊,對醫療行業毫無先天隔閡,故此,“及時醫”能夠跳出“講故事”的怪圈,積極開展服務,在醫療供需雙方的緊張關系中,打造一個風景這邊獨好的后花園,讓雙方能夠像同一個俱樂部的成員那樣,互依互靠,親密無間。
深水區作戰:深圳及時醫的期許與擔當
隨著政策引導與傾斜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市場的自我規避與凈化功能的不斷實現,互聯網醫療發展進程中的迷霧,正在一點點地被廓清,市場細分的迫切與必要,也逐漸取得了人們的認同,領域內慣于混戰模式的企業,或許很快就會淪為無力前行的涸轍之魚,而深入探索、實踐O2O模式的企業,終將成為市場垂青的新寵,人們的就醫習慣,也終將因他們的存在而改變。
對于“及時醫”的未來,李東林及其團隊成員們,都無比期待與樂觀。李東林表示,打破傳統醫療機構的物理壁壘,“精準就醫”與“個性化就醫”,是人們對未來醫療的迫切期望,也是每一個涉足醫療行業的企業最應當努力兌現的承諾。提供精準、快速、最優的醫療供需匹配,個性化、人性化的醫療體驗,完善、健全的診后服務,是“及時醫”決心進軍互聯網醫療O2O深水區的初衷,也是打造“及時醫”這一互聯網醫療品牌的核心戰略規劃。
“未來30年,將是互聯網醫療企業集體轉向線下的時代,但并不是所有互聯網醫療企業,都能順利轉向”,在大致陳述了對互聯網醫療的認識及其與團隊的各種努力嘗試之后,”及時醫”團隊不無感慨地說,“及時醫”是一個極具擔當的概念產品,但要將這一產品的所有內蘊付諸現實,或許還有一段不可謂短的浴血奮戰的歷程要走,好在“正正之旗”已樹,“攻堅排深”之決心已備,“堂堂之陣”正在不斷擴展與完善,“及時醫”這一產品也已正式落地,他們完全有信心打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給客戶提供前所未有的舒心體驗。